E品中文

E品中文>洪熙官大闹峨嵋山2 > 第五回 初试啼声洪熙官得子 空门花烛方世玉联婚(第2页)

第五回 初试啼声洪熙官得子 空门花烛方世玉联婚(第2页)

至善禅师大喜,择吉为方世玉、月明二人,在飞来寺内结婚焉。洞房之内,两人情投意合,如鱼得水。暇时,更得至善禅师指点少林技击,技更大进。自此至善禅师蛰处于飞来寺,训练方世玉、月明、李翠屏以技击,静候机会,以图雪恨。

且说白眉道人,自从在景泰寺打走至善禅师之后,擒获白大海,枭首示众,以至善禅师走脱,心腹之患未除,常引此以为忧也。一日,提督府卫兵入报,武当山八臂哪咤冯道德到来探访,白眉道人、高进忠闻报大喜。白眉道人以手加额曰:“冯师弟到来助贫道一臂,何愁少林不灭乎?”乃率高进忠、甘凤翔两门徒,肃整衣冠,大开中门,亲自接入客厅坐定。

白眉道人为甘凤翔介绍于冯道德之前曰:“此余之徒甘凤翔也,随余来此,助擒少林余孽者。凤翔,还不上前为师叔请安也!”甘凤翔恭恭敬敬走到冯道德面前,拜见师叔。

冯道德视甘凤翔,虎头燕颔,英风纠纠,掀髯叹曰:“将门无弱卒。大师兄有此贤徒,何愁少林不灭乎?”

白眉道人曰:“拙徒进忠两次致函师弟,敦促尊驾来粤,何图姗姗其来,令人望穿秋水矣。”

冯道德长叹曰:“唉,大师兄有所不知!敝山自为少林孽种三德秃奴、年瑞卿等一把火烧毁之后,数百年祖师相传之道观一扫而空,十余年来花尽不少心血训练成材之门徒,伤亡殆尽,是以不得不再下一番苦心,重建道观,训练门徒。数载以来,差幸略有成就,是以迟至今日,方能抽暇南来耳。大师兄,少林余孽竟潜匿于广东各乡落间,冀图死灰复燃耶?”

白眉道人曰:“就系因此问题,费尽余之心血不少矣。详细始末,进忠贤徒,为师叔道来可也。”

高进忠曰:“自从九莲山一战,焚毁少林之后,师叔返回武当山,愚侄亦以为至善叔师从此或可韬光养晦,入山修行,不复为闾阎之祸矣。不料彼竟率领方逆世玉、李逆翠屏,潜匿在佛山戏行琼花会馆之内,蓄发改装,改名换姓,召集亡命之徒,暗图复活,扰乱天下。愚侄闻报,立即率领所部前往围剿,中途相遇,展开剧战,只恨师侄技击肤浅,势力孤单,遂被兔脱。是以挥函敬请师傅与师叔再来相助,铲草除根,以绝后患耳。”

冯道德曰:“大师兄到来之后,至善亦曾来一次乎?”

高进忠曰:“大约至善师叔,风闻师傅南来相助,震惧起来,又潜来羊城,与方世玉、李翠屏两人,潜匿于白云山景泰寺内,想伺机暗害师傅。当师傅过粤北时,碍于白侍郎之情面,收容其子白大海为徒,同来羊城,不料白大海此人,不知如何,与至善师叔勾结,乘师傅熟睡,想下手刺杀,差幸皇天有眼,失手遭擒。其后师傅设计,诱得方世玉来劫狱,派人潜尾其后,得其踪迹,星夜率兵围剿,擒下秃奴八十余人,白逆大海亦已擒回正法矣。”

冯道德喜曰:“然则至善亦已就逮耶?”

高进忠把头一摇曰:“鞋!至善、世玉、翠屏三人,又被逃脱,望北遁去也。”

冯道德曰:“然则至善逃往何处,贤侄尚未知之也?”

高进忠曰:“未知。当晚只见其向北逃去矣。”

冯道德沉吟而言曰:“至善向北逃去乎?咦!少林余孽之巢穴,说不定乃在北方者也。”

白眉道人曰:“我等株守在此,终非善策。若不能查出少林余孽,作一网打尽之计,诚恐旷日持久,不特延误我与师弟之事,抑且使少林余孽,势滋蔓也。蔓草犹不可除,而况凶顽强悍之少林余孽乎?”

冯道德慨然曰:“大师兄勿忧,此事准在我之身上。至善既能易服改装,以避官兵耳目,我岂不能明查暗访,剪灭少林余孽也哉?”

高进忠曰:“明查暗访少林余孽之踪迹固佳,不过师叔春秋已高,尚跋涉长途,沐风栉雨耶?此责任可叫甘凤翔、佟剑彪二人任之可也。”

冯道德曰:“否!此实不能诿之他人,理宜由我独负。第一,少林派与我武当派结下血海冤仇,非我手刃之不快。第二,至善技击高强,非我不能抵挡,即使方世玉、洪熙官之徒,甘凤翔、佟剑彪二人,亦非其敌手也,倘若发现少林余孽行踪,不能擒之回来,甚或丧于其拳脚之下,不亦弄巧反拙乎?”

冯道德言及此,突然有人厉声叫曰:“冯师叔何得小觑我也!师侄自随白眉师尊习技以来,两臂练得有四百斤之力,峨嵋派镇山绝技八手,师侄不才,愿单人独马,擒至善师叔及方世玉、洪熙官等逆贼回来,就地正法,又何劳师叔动手哉!”众视之,白眉门徒甘风翔也。

甘凤翔年少气盛,闻得冯道德谓其非方世玉、洪熙官之敌手,心中不服,故出此大言也。白眉道人喝曰:“凤翔休得多言。汝之技击肤浅,经验未丰,焉能与至善对敌。苟冒昧前往,无异自寻死路耳。快快企立一旁,听师叔道来可也。”甘凤翔为其师一喝,果然噤不敢声,伫立一旁。

冯道德顾甘凤翔曰:“师侄求胜心切,毋怪其然。然而技击之道,切不可轻视敌方实力。须知少林派之技击,自有其利害之处,不然者,又焉敢公然抗拒官兵,扰乱国家,甘冒此大不韪耶?不过咁,师侄想一显身手,藉开眼界,亦得。容贫道明日与汝,化装易服,一同登程可也。”

甘凤翔大喜曰:“师叔肯提挈师侄,师侄感戴不尽矣。”

白眉道人曰:“凤翔随师叔前往侦查少林余孽行踪,亦大佳事。不过少年人宜束其心理,审慎行事,听命于师叔,慎勿轻举妄动,致贻杀身之祸。凤翔其勉之。”

甘凤翔稽首答曰:“谨遵师尊之命!”

白眉道人曰:“又有劳师弟奔波江湖之间矣。如有消息,请即飞报回来,待贫道率领进忠,火速前往,扫除妖氛,以靖天下,则幸甚焉。”

冯道德曰:“当然。大师兄其卧提督府,静聆捷音可也。”

是晚,高进忠设宴为冯道德洗尘。一宿既过,翌早,朝曦未上,晓露犹新,鸡鸣于榯,雀噪于树,冯道德脱下八卦道袍,改穿布袍芒履,甘风翔则灰布衫裤,腰束布带,佩宝剑一口,背负包袱,挂一罗盘,师叔、师侄二人,扮作主仆之状,追寻龙脉,游山玩水,以避乡人耳目也。略进早餐之后,辞别白眉道人、高进忠等,步出提督府,望北而去。掠过白云山下,转入江村高塘,一路上,只见田野间禾苗怒茁,油油一片绿色。农人三五,牵牛荷锄,越阡陌而过。小鸟飞鸣,彩蝶翩翩,大自然之景色,顿使人尘襟尽涤。

冯道德与其师侄甘凤翔,一路游山玩水,望北而行,迨至日暮,则宿于市集之中。行约两日,正是中午时分,太阳正炽,烈日当空,二人行至一村前,闸门上刻着“安定通津”四字。闸门外一土地庙,庙前大榕树一株,高五六丈,干粗十围,绿叶婆娑,广被十亩,树须满挂,其色赤黑。估其树之年龄,约在二百载以上也。大榕树下,白粥一档,兼售饼饵。三五乡老,箕踞树头,闲话桑麻田事。冯道德施施然而至,与甘凤翔同坐于树头纳凉焉。

有顷,冯道德见村中男女,逐逐而过,向邻村而去,络绎不绝,各男女均穿红着绿,若有喜庆者焉。冯道德觉得诧异,询诸乡老曰:“老兄,今日贵村有喜庆事乎?”

乡老一望冯道德,见其年登六十有几,头顶高髻,道貌岸然;后随一仆,背负罗盘,谅此老者当为追寻龙脉之堪舆师也,乃应之曰:“然!今日天后诞,邻村外河边天后庙,演戏贺诞。此红男绿女,连袂赴天后庙趁热闹也。”

冯道德一闻演戏之言,忽然灵机一触,曾闻高进忠言过,少林余孽曾潜匿於戏班中,密谋不轨,今虽已脱离戏班,但班中人谅亦知其来踪去迹也。乃向老乡问清楚路径,与甘凤翔二人,一摇三摆,望天后庙而来。

一出村外,六七里处,大葵棚巍然高耸,矗立于绿林丛中。各乡男女,正陆续望此大葵棚行来,人如潮涌,欢声雷动。冯道德、甘凤翔信步行至,果见天后庙前,大葵棚上,挂着锦标十数,正中一个黑漆金字招牌,刻着“乐丰年”三个大字。棚前旷地,拥挤着各乡男子,水泄不通。戏棚上鼓乐手,手执竹竿锣锤,得得镗镗,打着皮鼓铜锣,准备开场矣。

冯道德心有所鹄,乃运用锐利之眼光,先向戏棚上前台、后台一扫,看看有没有其目的之人。但见衣箱什箱,搬枱搬椅,忙个不了,焉有少林余孽在内?乃再向人丛中四周寻觅。戏棚左右之隙地,小贩星罗棋布,售卖生果粥品,熙来攘往,亦无可疑之人也。然而冯道德与少林派,固有有血海深仇存在,曾经在武当山开山祖师张三丰神像之前,立下毒暂,不惜赴汤蹈火,跋涉万里,务必找得少林余孽,杀个净尽,以雪此不共戴天之仇也。是以当日冯道德在天后庙前,戏棚左右,虽然找不到一些线索,但并不因此而灰心。在戏棚前后,逡巡不去。在各乡人之心目中,皆全神注视于舞台上,以待开台,未有注及此追寻龙脉之堪舆师也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全民御兽,我御植物  开局被发配充军,从满级箭术开始  钓系宿主勾勾手,宿敌也得当小狗  毁灭游戏  哥布林丑,圣女倒贴是怎么回事  寻宝全世界从成为亿万富豪开始  我家哥哥不可能是银发蓝瞳小萝莉  世界文学大师传记:歌德传  开局退婚成弃徒?觉醒邪神血脉后我杀疯了!  女王总裁说我魅魔,我真是君子  开局融合星铁,扮演星神  乱世魅魔  洪熙官大闹峨嵋山3  洪熙官大闹峨嵋山4  误入惊悚之每天都在刷新三观  惊世医妃携崽飒爆全京城  野蛮的文明  欢喜傻柱  紫藤神探  穿越农门,我的身份竟是王府世子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