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有国家让女人当政,有议会制度,有封藩制度,有部落制度。每一种制度的行程,肯定都跟所处的环境有关。
那些国家,大明大多数人不知道,但是书里面也提到了东瀛。
解缙从东瀛的地域狭小,多灾多难,山多地少,僵硬的贵族制度这些方面,解释了东瀛人偏激,偏执的民族性格,就让许多人挑不出不是。
而且,在书里面,朱瞻基也加了许多对海外秀丽风景的描述,对海外富饶的描述。这一切,都是为了激发大明百姓向外拓展的想法。
于谦和王乾看的如痴如醉,一直到酒菜上齐了,两个人才不舍地放下了书。
于谦举起酒杯,向王乾说道:“解学士不愧是当代大儒,这本书将海外各地介绍的清清楚楚,只是看到此书,就犹如亲历。”
王乾有些神不守舍,跟于谦碰了一杯说道:“以前我一直认为儒家学术乃是文之精华,可是看到解学士对海外的描述,那些国家都没有儒学,为什么也能发展的如此蓬勃?这是不是说,儒家学术并无大用?”
于谦摇了摇头说道:“此言大谬,我华夏诸民正是有了儒家学术为本,才能比其他国家发展的更好。也因为我们有了这样的根基,才会是我们去征服他们,而不是他们来征服我们。
丝绸,茶叶,瓷器,这些贸易替我大明获利无数,有了这些,我大明如今才能发展的如此欣欣向荣。”
王乾说道:“可是这些跟儒家无关吧,儒家还斥责这些为奇技淫巧呢!”
于谦还不是后世那个力挽狂澜的大臣,也不过是一个学子。听了王乾的话,他有些接不上来了。
不过他才思敏捷,立刻想到了两者的区别,说道:“儒学为体,修的是自身,其他为用,乃是外在。”
王乾点了点头,又举杯说道:“廷益兄高见。”
话虽然这样说,但是于谦的内心未免没有怀疑。他到不是怀疑儒学的作用,只是觉得,儒学的作用似乎没有那么重要。
身为儒家学子,怀疑儒学乃是大逆不道。他没有往这方面深思,但是内心未免没有一些种子已经发芽。
两人喝完酒,又每人吃了两大碗米饭,这才各自分别回家。
这一夜,于谦一宿没睡,一直将这三本书全部看完,依旧激动地睡不着觉。
从这本书里面,他知道了原来在大明之外,还有上千个小国,部落,而且每个部落,每个国家都不一样。
他也知道了原来在大明之外,还有那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,有无数的无主土地,等待大明的百姓去耕种。
杭州府这里从宋代以后,就发展起来,一直人多地少。如果这里的百姓移民出去一半,那不就是人人有其屋,人人有其地,再也不怕天灾人祸了吗?
他想到了这几年朝廷一直在推广移民,觉得自己实在有些后知后觉了。
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啊!
而王乾跟于谦一样,他也是一直看书到了天亮,才从床上爬了起来,然后到河沟边西了一把脸。
在他的内心里,没有于谦想的那么忧国忧民。他更多地在想,然后参与进这个时代,顺便改变自身的处境。
而从这一天开始,府学的学子们,谈论的话题就从秋闱转到了海外风情上面。
不管是那些对科考有把握的,还是没有把握的,他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道路。
能考上举人,考上进士,然后为官,他们也想趁着年轻,去见识一下海外的风情。
即便是对科考没有把握的,他们也想着跟着內监一起,将大明的丝绸,茶叶,卖到各地去。
自古以来,上有所好,下必行效。
朱瞻基原本以为自己要在春闱里面加上海外的考题,会让学子们不满。
但是,当这形成了一种风气的时候,反而会成为一股潮流。
任何时代,大学生们都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。他们这些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,见识到了海外殖民带来的好处。
现在,对科考里面加上海外概览的考题,并没有太多抗拒之心。
何况,这还只是在明年的进士考里面加入,根本不影响他们秋闱考举人。
而且,有半年多的时间,他们这些自视甚高的人,不相信自己会把这些记不下来。
除了朱瞻基,任何人都没有想到,这股潮流一旦被带动起来,在这历史的大潮中,除了皇帝再也没有人能制止下来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凤女重生:嫡女不太毒 老公大人,强势宠 与女上司合租的日子 天启之门 少帅,夫人又退婚了! 魔王纵横日本战国 重生军婚:首长,放肆宠! 极品妖孽在校园 末世凌云之我是丧尸 权力红人 电影世界我为王 逆天盛宠:妖尊请克制 执天掌道 惹火小农妻:哑夫,太腹黑 腹黑老公,别撩我! 重生都市仙帝 爆宠萌妃:这个王妃有点彪 冒牌皇妃:王爷请指教 八零撩夫日常 1号傲妻:宫少,别硬来